游泳安全常识
 

d005db91-877c-49e6-a3ed-f3a4ac5b465d.jpg

1.必须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游泳池水温低于人体体温(一般27℃左右),人们在下水后往往会发生肌肉抽搐、关节伸展不开等现象。为此要求下水前进行各种徒手操、原地跑跳等活动,以增加人体热量,同时使颈、肩、腰、膝等关节和全身肌肉活动开。

2.自救与呼救

游泳时,如遇抽筋,应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应立即上岸或在水中自我解救抽筋部位。与此同时也可呼救,以便周围的人及时来帮助、救护。如发现他人抽筋或溺水时,应迅速过去救护,并同时大声呼救,让周围的人能来一起抢救。

3.入水前要识别泳池深浅区

炎热的夏天,水是降温之宝。人们来到游泳场所,想马上下水也在情理中。但如果不了解情况匆匆忙忙一头扎下去,就容易出事。初学者万一误入深水区,易发生危险。也有游泳好手,进入泳池不分深浅高低,即来个鱼跃入水,很可能因池浅造成头部受重撞而致残,甚至丧生。因此,一定要分清深浅区域的界限,量力而行。

4.不准推人入水

如在同伴毫无准备之际,突然推他入水,极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或正好落在水中游泳的人的身上,或落入水中呛水。因此,在泳池中,注意不要推人下水。

5.不能刻意用水撩对方

不要刻意用水撩对方,特别是初入水者,精神往往处于高度紧张之中,被水一激,会本能地惊慌避开,往往容易脚一滑而呛水,人就往下沉。

6.不要在池中潜泳

游泳池游客多,活动余地小。在池中潜泳,不仅容易被人踢到、撞伤,而且耗氧大,容易引起缺氧窒息。

7.游泳活动量要循序渐进

游泳练习,开始阶段活动量宜小。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再逐渐增大,循序渐进,使人有个适应和提高过程。

8.水温达23℃~ 27℃方可游泳(冬泳者除外)

如果水温低于人的体温,身体在水中散热快,能量消耗大。水温低于23℃,使人受冷,容易发生抽搐,甚至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