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遇见兽类,应迅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你要保持警惕,但不要主动发动攻击,不要背对他们,在自然界中这样做等于表明自己是被猎者。面对对方,慢慢向后退,同时不能让他看出你想逃跑(自然界中某些动物后退的时候表示它准备发起攻击,兽类都知道这一点)。如果它跟近则应立即停止后退。需要注意的是:后退时一定要匀速慢慢地走,即使对方没有跟近也不要快跑,当你快跑时,也表明自己是被猎者。尽可能不要上树,上树等于自断退路,兽类善于等待。如果它不认为你是食物,并且发觉你不会对他造成伤害时,观察之后它就会离开。你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它明白这两点。野外常见的兽类按危险程度分为野猪、熊、老虎、狼、蛇和狗。
(1)野猪。它在山里是最危险的动物,其他动物见了野猪也要逃跑,可能有人不相信,到了野外时遇见实际情况时就知道了。成年野猪身体庞大,体重约一吨重左右,加上视力不好,一见到有东西在动,就直接攻击,一头撞过去,用獠牙刺人,十分危险。遇到野猪,人若逃到树上,他会用嘴啃树,用头撞树,碗口粗细的树对野猪来说是很容易弄倒的。
(2)熊。经常听到有熊闯入营地的事,这是因为以前曾有人自带食物喂熊,后因此举十分危险而被禁止。但熊却仍然以为野营者的饭盒是为它而准备的。其实,熊不会主动伤人,在它眼里人并不好吃。一般在以下两种情况时,熊会主动攻击人类:①你站在母熊和小熊之间(母子问题)。②你站在熊和熊的食物之间。所以当你在有熊出没的地方行进时,最好在身上戴上铃铛,一路上吹口哨,知道是人类来了,熊就会自己躲开的。但一定要记得:通常所说的遇到熊后,要“趴在地上装死”这一做法是绝对不行的,因为真的有人试过,结果是他被熊扇了一巴掌,少了一大块头皮。
(3)老虎。老虎是很容易对付的,因为它是理智型会分析危险的动物。你只需在手里拿一个它没见过的东西(卫生纸卷都行),它一靠近,你就举起这东西,向它晃一晃,它停下来你也收回这东西,这样僵持一段时间,老虎会自己走开的。当然不要见了老虎就露出要逃跑的样子,它一旦明白你不具有攻击力的时候,你跑得再快也很危险。
(4)狼。狼是十分危险的动物。其实,一匹狼并不危险,可怕的是一群狼,狼大多是群体活动的。如果在行进中发现只有一匹狼,千万不要轻视它,特别是当它远远地跟随的时候。狼很少独自发起进攻,当它认为不能独立获取猎物时,会通知其所在狼群的其他成员,并尾随猎物之后,在沿途中留下记号,以便于吸引更加多的狼加入,待入夜时分即会发起进攻。当发现有狼跟随时,尽快回到公路或安全营地。狼怕火,可以利用这一点脱险。千万不要想着把那只跟随的狼消灭即可脱险,相反,这样只会引发狼群的仇恨,当狼群想复仇或想救援被捕捉的狼时,会召集其他狼群一起进攻,这时,火也无法让其退缩。
(5)蛇。打草惊蛇是常用的驱蛇办法,在一些潮湿的草丛、林间及灌木丛里,或者大雨前后,蛇最容易出没。不论是否有蛇,都应拿一根棍子,边走边打草,使蛇惊吓而逃。在营地扎营时,如果有防蛇的必要,应当带上一些雄黄粉之类的驱蛇之物,将其撒在帐篷或者营地四周,可以避蛇。如果蛇已被惊动并且立起前身准备攻击时,大家不要惊慌,要原地不动,慢慢地拿出手巾之类的东西,抛向别处将蛇的注意点引开,随后,要么用带刺的长棍猎杀,要么避开。在野外识别有毒的蛇和无毒的蛇,单凭头部是否呈三角形或颜色是否鲜艳来区分是不够全面的。主要的判断依据有以下几点:①毒腺。毒蛇具有毒腺,位于头部两侧、眼的后方,包藏于颌肌肉中,能分泌出毒液。无毒蛇不具有毒腺。②毒液管。是输送毒液的管道,连接在毒腺与毒牙之间。只有毒蛇才有毒液管。③毒牙。毒蛇具有毒牙,它位于上颌骨无毒牙的前方或后方。仔细看伤口,如果在两排牙痕顶端有两个明显的粗而深的牙痕,则为毒蛇咬伤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