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的发展
 

17074912.jpg

我国高跷表演形式丰富多样,不仅与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杂技、灯展相融合,还把古代小说中的人物搬了进来,是一种建立在民族传统文化之上的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艺术,按现在说法,高跷堪称是我国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研究和发展这一艺术瑰宝。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文革”影响,高跷这一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未能得以发展,只是被边远山区、小镇中人们闲暇时用来娱乐助兴,其丰富的内涵与娱乐健身价值并未加以开拓。改革开放后,高跷运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高跷的发展与民间舞蹈表演相融合,已赋予新的内容,它既活泼而又富有情趣,是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活动形式。如今踩高跷已经不再是只有节庆时候才玩的娱乐内容,在乡镇、社区人们一有空闲就能玩起来。而且踩高跷在过去是只有男人才能做的事,现今开始有越来越多女子参与进来,高跷已摆脱过去那种简单、粗糙的模式,在原来的基础上向更具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