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的技巧
 

11862734_029428.jpg

各种场图,然后表演“过仙桥”、“跳桌子”、“跳双凳”、“大劈叉”等各种难度大的动作。

3)“扑蝴蝶”,是高跷中既有故事情节,又有许多高难度动作的高跷节目。这个节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饰演旦角,挑着蝴蝶前行,男青年饰演小生,持扇扑蝶,小丑摇动拨浪鼓嬉戏追逐,甚为活泼、生动,趣味性很浓。这三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鹞子翻身”、“越头跳”、“后滚翻”、“单腿跳”等技巧动作。

4)“走兽高跷”,是由两人表演的连体高跷。高跷表演者脚绑木跷,腰缚兽皮,前系兽头,上身扮演与之相应的人物,组成一组造型,在乐曲锣鼓声中边舞边前进。

5)“连腿高跷”是三人合踩的四只跷,四人共绑五只跷的“连腿高跷”,难度很大进行表演中要求配合默契。

6)“高跷秧歌”是边扭秧歌步边变换队形。演员12 名,分扮陀头、小二格、渔、樵、耕、读等人物,或扮成《水游传》、《白蛇传》、《西游记》等戏曲人物。表演又有文、武跷之分,文跷讲究扭、逗,或表演情节简单的小戏。武跷强调个人技巧,如“单腿跳”、“扑虎”、“劈叉”以及“越障碍”“跳高桌”等。

7)“响铃高跷”是在跷腿衔接处拴个小铃铛的“响铃高跷”表演方式。

8)高跷表演“搭象”(叠起两层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场变换队形图案,然后分组表演双人对舞、“扑蝴蝶”、“渔翁钓鱼”以及扮演民间小戏等。少数民族的高跷,演员均着本民族的服饰,表演别具一格,是辽南高跷东北盛行高跷,并以“辽南高跷”最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