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企业成长危机的处理原则
 

1.快速反应

危机发生后,企业能否首先控制住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是处理危机的关键。根据危机的特点,危机事件有极强的爆发性和扩散性,在危机出现的最初的12~24h内,消息会像病毒一样,以裂变方式高速传播。而这时候,可靠的消息往往不多,充斥着谣言和猜测。企业的一举一动将是外界评判企业如何处理这次危机的主要根据。媒体、公众及政府都密切注视企业发出的第一份声明,对于企业在处理危机方面的做法和立场,舆论赞成与否往往都会立刻见于传媒报道。因此,企业必须当机立断,快速反应,果断行动,迅速调查、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程度,及时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因为越早发现危机并迅速反应、控制事态,越有利于妥善解决危机和降低各方利益损失,否则会扩大突发危机的范围,甚至可能失去对全局的控制。

2.承担责任

危机爆发后,企业应不回避,不推诿,沉着应对,以负责任的态度面对公众和媒体等利益相关者。危机发生后,公众会关心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利益的问题。利益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无论谁是谁非,企业应该承担责任。即使受害者在事故中有一定责任,企业也不应首先追究其责任,否则会各执己见,加深矛盾,引起公众的反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是感情问题。公众很在意企业是否关心自己的感受,因此,企业应该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安慰,并通过新闻媒体向公众致歉,解决深层次的心理、情感关系问题,从而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因此,企业绝对不能选择对抗,态度至关重要。

3.真诚沟通

真诚是指诚信、诚意、诚恳。其中,诚信是指真诚、守信用,即企业应站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立场,明确自身的职责和社会责任;诚意是指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企业的高层应向公众说明情况,并致以歉意,从而体现企业勇于承担责任、对消费者负责的企业文化,赢得消费者的同情和理解;诚恳是指企业应一切以消费者利益为重,不回避问题和错误,及时与媒体和公众沟通,向消费者说明事件的进展情况,重拾消费者的信任和尊重。

企业处于危机漩涡中时,是公众和媒体的焦点,一举一动都可能受到质疑。因此,企业应建立立体化的沟通与传播渠道,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系,尽快与公众沟通,说明事实真相,促使双方互相理解,消除疑虑与不安。

4.统一口径,内外结合

企业应重视危机公关中的内部公关,并以此为基础应对外部危机,将两者结合于一体,以创造有利于化解危机的外部环境,同时统一观点,保证对外口径一致,使公众对企业处理危机的诚意感到可以信赖。

5.重视权威

在很多情况下,权威的意见往往对企业危机处理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在处理危机事件的时候,既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又要做到坚持原则j在企业本身并无过错或遭人陷害的时候,就需要利用政府部门或者社会权威部门为企业的清白进行辩护。具体来说,危机公关权威有两种:一是权威机构,如政府部门、专业机构、消费者协会等;二是权威人士,如公关专家、行业专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