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创业企业成长战略时,可参考以下几点:
1.发挥比较优势
创业企业虽然在资金、技术以及人才方面与成熟的大企业相比均处于劣势,但仍然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规模小、机制灵活,且直接面对市场,了解目标顾客的需求,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同时,由于一些产业存在规模不经济性,在这些产业中,企业具有较大的施展空间。所以,在制定成长战略时,必须充分认识和考虑企业的比较优势所在,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比较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寻找足够空间。
2.准确的战略定位
创业企业由于自身资源有限,不能将业务面扩展得过于宽泛,所以在制定成长战略时要做好战略定位,即一定要把握选择什么样的领域参与竞争。战略定位的过程建立在对企业自身比较优势有良好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从而能结合自己的优势,发现行业的空白点,绕开竞争激烈的地方,另辟蹊径,这样有助于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培养核心竞争力
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中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但就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长最主要的驱动力,是提高竞争优势的源泉,也是一个企业在竞争力方面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标志。它可以来自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也可以来自独占的资源,抑或是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营销能力。企业成长战略一定要围绕培育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进行,企业的投资方向和产品也要围绕核心竞争力而展开。赫尔曼·西蒙(Herman Simon)在其著作《谁是全球最优秀的企业:隐形冠军》一书指出处于行业顶峰的中小企业的八大特质,其中第一条就是高度专注。因此,制定企业成长战略时,一定要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这样才有助于企业加快发展,不断提高自身持续竞争的能力。
4.合理的成长目标
创业企业的成长目标无疑要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但各个成长阶段应有所区别。一般而言,企业前期目标以盈利和降低成本、尽快收回投资和现金流为主,而不应该过分强调长期目标,如市场占有率等;后期则应长期、短期目标兼顾。另外,在制定企业成长战略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即要根据企业实际状况和行业特点,决定是走通过竞争不断扩大规模,成长为大型企业的道路,还是走保持规模不变,通过降低成本、扩大市场来提高企业的利润率的道路。值得注意的是,切忌把“企业做大”当成唯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