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齐天下:整合资源促进成功创业
 

王卫是来自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一名高大小伙子,他是第一个完成单车环行中国的大学生,创造了中国吉尼斯纪录,他是首部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宣传片主角,他是2008年奥运会、2010年亚运会的火炬手。如今,他是广州齐天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总经理。他的创业之路,与众不同。他从未想到,一次勇敢的骑行尝试,竟然会让自己走向了创业的道路。

2004年,王卫考上了广州的一所普通大学。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很高,但王卫心里有种隐隐的失望。虽然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也是村里成绩不错的学生,但因为教育水平终究比不上城里的,最后他只考上了专科。他担心,在专科学校,很难学得一身可以和重点大学的学生竞争的本领。大一的他,就已经萌发了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个有故事的人的想法。

由于自己爱好骑行,从小到大也是骑行上学的。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发了芽。如果到全国不同的地方走走,去看社会百态,去开阔眼界,一定会对自己的成长有不一样的帮助。可是,没有钱,没有经验,周游全国谈何容易?在大家都以为他要放弃的时候,他竟然决定以骑单车的方式来周游中国。骑行,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磨砺意志,还可以节省经费。于是,他利用两个寒假和一个暑假的时间,完成了骑行全国的目标。他的人生从没有如此疯狂过,在西藏经历缺氧,翻车成了家常便饭。完成这次环行之后,王卫拿到了人生最为惊讶的一个荣誉:中国吉尼斯——“首位骑行全国的在校大学生”纪录证书。在2008年时,他凭着自己这一举动,鼓舞了无数大学生,并在中国迎来第一个奥运会之际,奇迹般地成为北京奥运火炬手。

2008年10月,王卫团队三名成员作为中方代表,参加由广州电视台和韩国光州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在路上》关于环保的骑行纪录片拍摄。从此,他们似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宣传的路。

在广州白云山脚下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园里,王卫和几名热衷于行万里路游学的同伴在探讨着公益创业之路,受《西游记》和《礼记·大学》的启迪,他把团队取名为“齐天下”,从此踏上创业的道路。

他还有两个月就大学毕业了。电子商务科班出身的他,要找份好工作不难。可他心中早已另有所属。“亚运就在家门口,我不想错过这个广州2000多年才碰上的盛事,想为她做点儿什么。”一番思想风暴后,他毅然决定奔着向往去——当一名志愿信使,“用骑行方式,到各地宣传广州亚运”。

他想通了,可父母却气蒙了。潮汕人对儿子的前途寄希望很大,身为家中长子,好不容易上完大学,却不找工作,整天骑个破单车到处瞎逛,这不是“不务正业”吗?!父母认为很不可思议,但王卫不听,志向已定。老人一怒之下,与子“断交”。

“我每隔几天就给他们打电话,他们不接,后来我就一天打十几次,总会遇上他们心软的时候,就接了,但语气很冷淡……”后来,父母才渐渐原谅了他,并开始理解儿子。

“这三年我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没给过家里一分钱。我当亚运信使,都是自费的;而我自己的生活费,都是靠朋友资助或者向朋友借的。”创业,走出自己的路,让父母少担心,成了王卫心中不灭的追求。

“现在,我唯一能为他们做的,就是不伸手向家里要钱。幸好父母的负担就是供妹妹读书,还能承受。”

先做公益,打出名气和品牌,再赢利,是王卫实现创业的计划。获父母“支持”后,王卫更投身亚运宣传。不久,他组建了一支亚运志愿信使骑行团,名“齐天下”。2009年9月,他们自筹经费,行程5000多公里,穿越东南亚六国,一路派发由时任广州市长张广宁签名的《广州亚运邀请信》。

公益之路走得不容易,要打出“齐天下”的品牌,他们费尽心思。他利用媒体宣传“齐天下”,打造公益明星模式。在路上,齐天下的团队精神,或者是骑行游学精神陆续受到媒体、机构的聚焦与关怀。文化部、亚运会组委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中央电视台、凤凰台、翡翠台、湖南卫视、广东卫视、南方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新快报甚至是老挝、马来西亚、泰国等当地20余份华文报纸都关注了这群热血青年的追梦之旅。网上报道以及相关转贴有21800000多篇。他们受邀参加全国高校演讲(北京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高达数十场,在中国自行车游学初具影响力。

2010年5月,第16届广州亚运组委会志愿者部、广州共青团市委共同组织拍摄中国首部志愿宣传片《广州志愿者》,由中国著名导演陆川先生执导。该宣传片中展示了广州青年志愿者风貌,宣扬志愿服务精神。齐天下亚运志愿信使团作为主角之一参与了拍摄。同时,王卫也是陆川导演拍摄亚运宣传片时所选定的主角之一,并成为了大导演眼中的“最可爱的人”。在广州的电视上,甚至人流量超大的地铁里,王卫成了电视上的明星,鼓舞着广州市民。

公益之旅从此踏上了康庄大道,他频频获邀或主动参与公益环保活动,提倡环保。在活动中,他常常与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朱小丹有互动。更是获得了中国志愿服务领域最高荣誉——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媒体效益出来后,他又在思考:做了这么多年公益,名气出来了,可是创业模式还没出来。思考再三,他终于在2011年2月正式注册创立了“齐天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立志未来10年影响中国百万大学生骑行路游学。

创业之路开始了第一步,由公益到创业的完美转换也曾一度受到外界的质疑,如何把公益和创业结合,成了王卫的难题。

于是,他打起了文化牌,将骑行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将公益和创业结合。他将企业变成了混合体,既做公益,又做创业。而此时,他的企业,几乎还没有赢利,换句话说,他的企业只有空壳。2012年4月,齐天下汇集了3个六旬老人、3个残疾人、9个在校大学生、5个社会工作者,他们踏上了骑行伦敦奥运之路,通过亚欧骑行游学宣传奥林匹克、低碳环保、文化交流等精神理念,沿途拜访著名书法家为十米龙卷题“龙”字,并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在伦敦我们和伦敦前副市长一起骑单车,跟当地华侨交流。安全到达伦敦就基本完成使命了。”他们的目标是把一路上收集的龙卷赠与伦敦奥组委。

在罗马的时候,他们遭遇小偷,手机、电脑、自行车等物品失窃,还未到达伦敦又遭遇了经费严重不足情况。为了支持伦敦行顺利完成,齐天下选择义卖深圳大运会火炬,募得经费2万多元,全部赞助他们继续前行。一路上得益于热心的外国友人和当地的华人华侨帮助,伦敦之行顺利完成。

义卖火炬这一做法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宣扬,但也出现了一部分质疑的声音。王卫回应:“社会上永远会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支持与反对。有人说我们是吃饱没事做,只是在宣传喊口号等,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事情的方式,我们能走出来,这就是很好的一步了。有人说我们没带够钱就敢出去,自找没趣。万事不可能准备得都十分完美,路上总有很多意外,所以我们很委婉地回应,是我们的不足,没做好应急工作,包括没有拉到赞助等。”

但有一点,王卫是做到了。他通过骑行,收集了不少文化作品,这成了齐天下创业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笔,也成了齐天下游学护照最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全国100个书画家写下的100个龙字背景,其后成为齐天下销售的一款产品。

如今,齐天下已往集团公司方向发展,旗下有广州齐天下游学馆连锁有限公司、广州齐天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齐天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广东齐天下园丁游学计划(民办非企)。随着齐天下集团公司的筹备成立,王卫志在将自行车游学事业推广至全国,关注新青年成长,提倡环保低碳,使公司成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此过程中,他主要采用了以下招数。

第一,全省高校网罗核心精英,壮大创业力量。在创业过程中,虽然王卫自身有着强大的资源和个人魅力,但由于自己并非“富二代”或“官二代”,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周转,加之业务范围广,需要人手众多,一系列的困难摆在王卫的面前。和他一同创业的伙伴换了一批又一批,旧的一批刚适应,却又担心耗不起青春,终究离开了团队。新的一批,既要重新接触团队,又略带一些迷茫,如此反复,实在是一大难题。但是王卫巧妙利用了大学生的需求,除承诺给予核心骨干一定比例公司股份,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外,还用诸多优惠招募实习生,

虽然没有薪酬,但是也能让学生在实习期得到较大锻炼,实现了双赢。王卫在用人方面大胆,充分信任团队中的伙伴,几乎给予了团队的伙伴最大的空间,他相信,只有彼此诚信,坦开胸怀,彼此接受,才能成为一个好团队。

第二,巧用媒体资源推广,建立认知合法性。王卫的创业之路,有着他独特的经历。由于其自身的魅力和让无数人羡慕的经历,他成为了媒体界的“宠儿”,他有善于抓住群众关注的焦点,利用媒体,产生媒体效益。在初期创业阶段,为了打响齐天下品牌,他带领骑行东南亚;为了找到新闻亮点,他在招募队员时,给予了不同人同样的机会,从而促进了新闻亮点的体现。如70多岁的黄伯伯、出发前一个月才学骑行的高考状元、人称独臂大侠的残疾人士,一系列的噱头,让齐天下常常出现在报纸或者电视中,提高了在群众中的印象,促进了其认知合法性。

第三,弱弱联合,寻找最优路线。王卫的游学馆主要以销售自行车及其配套装备为主,但在广州就有200多家类似销售点,竞争压力相当大。他发现,同样具有巨大压力的还有很多小型自行车维修店,日常的维修利润甚少,维修技术人员也相当紧缺。于是,王卫主动去联系维修店,采用分股的形式,将维修店进行合并。维修店老板提供场地,齐天下提供技术人员,并增加自行车销售业务,实现共赢。此外,他还凭着自己的人脉,尽量为维修店增加生意。

第四,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走自己的特色路。王卫的公司营业模式中有一部分是游学,给不同层次的人设计骑行路线,并通过拜访书画家等方式,让骑行者在骑行旅程中能进一步了解书法的魅力以及其他传统文化的精髓。此外,他还发起“园丁游学”,让企业赞助西部乡村的教师,通过骑行,一方面和东部的教师交流取经,另一方面为西部孩子争取资源。

【点评】

本案例展示了一位普通却不平凡的大学生在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创新多种资源整合方式,进而实现成功创业的经历。大学生王卫出生于很普通的家庭,家庭很难给予他创业道路上的资金支持,然而他却能用特殊的模式,开启了“社会公益创业”的成功典范。王卫创业成长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以下三点是影响他创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一是从创业者心理上分析,由于创业道路上充满曲折与艰辛,创业者应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需要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面对创业路途中经常出现的资源匮乏困境,创业者要积极应对,用良好的心态来解决创业成长过程的所有困境;二是从创业团队来分析,在个体创业困难的情况下,组建创业团队不失为提高创业成功率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如何有效地管理创业团队之间的冲突也是创业过程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构建互相信任的合作机制是创业团队存续下去的重要基础;三是从创业资源整合来分析,王卫创业过程中面临着自身资源严重不足的困境,为了推动创业企业生存与发展,王卫积极采取了多种方式方法来获取外部资源并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推动创业发展。比如在获取外部人力资源过程中,创新性地从低成本来网罗高校精英,从而较好地将内部人力资源与外部人力资源进行了整合,解决了创业道路中人力资源缺乏的困境;在建立企业认知合法性上,王卫通过不断制造新闻亮点的方法,有力地推动了媒体对自身创业的正面宣传,有助于提升创业的合法性。资源匮乏是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通常会遇到的现实难题,如何创新资源获取方式,推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是解决创业资源瓶颈的重要思路。王卫创办齐天下的案例就鲜明地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