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认识误区
 

第一,把单纯的喜欢当成职业兴趣,没有深入了解这一行业的工作分类特点及职业要求等。例如,有人喜欢读小说,就认为自己的职业兴趣是当作家,当真的学习这一专业时,才发现大错特错。

第二,把兴趣当成替罪羔羊。没有一样事情或者工作能让每个人完全满意,无懈可击。往往有的同学把“不感兴趣”当成逃课的借口,宁愿去打游戏。有的同学还把此当成不专一的借口,目标职业换来换去,最终一事无成。

第三,把感兴趣的工作等同于轻松的工作。做有趣的工作是快乐的,但这样的工作并不一定是轻松的。不管哪种工作,要取得成就,都要付出劳动。

第四,把兴趣脱离社会现实。非兴趣专业不学、非兴趣工作不做,这只能是一种理想追求。据调查,大学生中有64%的学生在学不喜欢的专业,在职场上,有一半的人在从事不感兴趣的工作,每个人一生可能为了生计、地位等因素要做不感兴趣的工作。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要立足于现实,能将不喜欢的专业学好、将不喜欢的工作做好,在此过程中培养新兴趣、积累能量、寻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