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与职业的关系
 

由于兴趣爱好不同,人们的职业兴趣也有很大的差异。所谓职业兴趣是指一个人在探究某种职业活动或者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殊个性倾向,它使个人对某种职业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具有向往的情感。人们在职业兴趣上的差异表现为,有的人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有的人对社会科学感兴趣;有的人对写作、设计等智力操作感兴趣,有的人对维修、加工等技能操作感兴趣。这种职业兴趣上的差异,使之在人们的职业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兴趣对职业的重要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兴趣是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

职业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兴趣影响人们的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一个人一生中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兴趣是占主导地位的,有时甚至比能力更重要。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只要条件许可,求职者总会考虑自己对某种工作是否感兴趣。兴趣可为职业选择提供有效的信息,引导你找到自己最适应的职业生涯之路。另外,看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适应与否,一大标志就是职业兴趣。

2.兴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个人才能,促进个人进步

兴趣有较强的激励作用。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个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热爱、关注、追求这个职业,并为之尽心竭力,从而促进个人能力的发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即便遇到困难,在兴趣的引导下,他也会积极地去思考,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不轻易放弃,并从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与此相反,如果从事的是并不感兴趣的工作,那么这份工作在心理上便是一种负担,结果因为没有兴趣而使业绩平平。曾有人进行过研究,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是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则能发挥他全部才能的80%~90%,而且长时间保持工作效率而不感到疲劳,并能不断地取得成绩;若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时,只能发挥他全部才能的20%~30%,而且会感到越来越枯燥,并逐渐厌烦这份职业。

3.兴趣是保证职业稳定、职场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不但让你感到满意,而且能够让工作单位感到满意,并由此保持工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这样可以避免员工的高流动率给用人单位带来的损失和减少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伤害。此外,多方面的兴趣可以使人善于应付多变的环境。如果需要变换工作,只要自己感兴趣,就能够很快学会这份工作所需的技能,求职成功,并能够在新的岗位很快地熟悉和适应新的工作。

对大学生而言,一些同学由于专业认知不够,也缺乏对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的了解,就认为自己对即将从事的职业不感兴趣。其实对职业的情感有一个了解、喜欢、热爱、沉醉和奉献的五步发展过程。世界上有许多有成就的人,并非一开始就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兴趣,而是在与职业的接触过程中了解了这个职业,通过了解开始喜欢,在喜欢的基础上产生了对职业的热爱,在热爱这种职业中又提升了对这种职业的情感,并沉醉于自己的投入之中。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可根据自己所喜欢的目标职业,调整和发展自己的职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