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工程
 

逆向工程(又称反向工程),是一种技术过程,即对一项目标产品进行逆向分析及研究,从而演绎并得出该产品的处理流程、组织结构、功能性能规格等设计要素,以制作出功能相近,但又不完全一样的产品。

逆向工程作为学术术语的提出,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逆向工程的技术与人类的发展是同步的。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每一项成果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模仿自然和社会具有相应特征的实物来创造的。飞机模仿了飞鸟,但飞机飞得更高、更快;游泳衣模仿了鲨鱼,使人们游得更快。

在应用逆向工程技术上,日本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1945年-1970年期间,日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80%为图纸、专利)投资60亿美元(如自行研制需1800亿~2000亿美元)。通过采用逆向工程掌握每项技术需2~3年(如自行研制需12~15年)。据日本政府推算,采用逆向工程技术,节省了2/3的研究时间、9/10的研究经费。

依托高精度三维数字扫描系统的逆向工程,结合CAD/CAM/CAPP/RP(快速成型)技术是当前产品设计研发的全新技术之一。涵盖的产业有:汽车业、电子通信业、玩具业、模具业、家电业、运动器材业、五金业等。制造的产品有:汽车模具外盖件、手机外壳、电器外形、耳机、玩具、文化用品等。这些逆向工程技术都大大节省了产品开发的时间和成本。

逆向工程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思维方向,设计过程是产品—图纸—改进设计一新的产品。通过采用逆向思维方式进行设计,缩短了产品的研究周期,减少了产品的研究经费,为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