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所有的飞机机翼都是平行设计的,包括单翼飞机、双翼飞机以及多机翼飞机。当双翼飞机达到了较高的有效性,对持续提高飞机速度的要求使得单翼飞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起飞降落地点建造的要求很低的双翼飞机逐渐被速度更快的单翼飞机所替代。到了20世纪30年代,飞机设计理论的发展主要为了单翼飞机的设计需要服务,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双翼飞机也随之得到了理论设计上的改进。而同时,单翼飞机性能上的缺点也逐步暴露出来,机翼不容易生产和驾驶,而且重量较大。
20世纪50年代,莫斯科航空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关于多翼飞机的理论及其实际建造方法,按照这种方案多翼飞机机翼的重量比一个压缩交叉纹路的机翼要轻4~6倍,比一个空心机翼的重量轻2~3倍,在机翼之间设定
一个动态的距离,飞机就可以有一个稳定的飞机平台,从最小速度一直到超音速飞行,都可以得到运行。而且,改进后的多翼飞机机翼的安装要比单翼飞机的安装容易得多。研究人员运用了多向转换的思路,使得被遗忘多年的多翼飞机又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为后来多翼飞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