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制英式橄榄球将进入2016年里约奥运会,这个对很多国人而言还是新闻的消息其实在2009年便已被公布。
你知道吗?去年在英国举行的第八届橄榄球世界杯赛场均观众人数达到场均51621人,橄榄球世界杯与2014年巴西足球世界杯在观众人数上的差距仅为场均2000人,高居世界单项赛事第二位。不仅仅是新西兰、英格兰等世界强队的比赛受到关注,连罗马尼亚、格鲁吉亚、日本和纳米比亚等弱队的比赛也受到追捧,罗马尼亚队两场小组赛的观众人数总计达到14万人,考虑到足球场的场地容量高于橄榄球场,本届橄榄球世界杯的上座率其实已经超过了巴西足球世界杯。
同时,连组委会都对世界杯电视直播的收视率感到吃惊。在日本,有2000万人观看了日本队与苏格兰队的现场转播,单场收视率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2007年世界杯法国队与英格兰队的半决赛。在英国,观看英格兰队与斐济队开幕战的观众有940万,而英格兰队与威尔士的比赛吸引了1040万电视观众,创造了2007年世界杯决赛之后的新高。
然而在中国,英式橄榄球目前的普及率较低。不仅运动参与程度低——仅有1337名正式注册的运动员,而且由于本土化赛事范围窄、国际赛事转播和媒体曝光度低,粉丝寥寥无几。
在很多人的脑海里,英式橄榄球和美式橄榄球只是存在于英文单词“Rugby Football”和“American Football”的区别。实际上,它们是形式和内在均有差异的两个项目。
其一,比赛形式不同。比如英式橄榄球有15人制、10人制、7人制的比赛,美式橄榄球比赛是11人制。其二,价值观完全不同。英式橄榄球中每个人都要互相沟通,都是队伍中重要的一份子,“one for all,all for one”是其核心观念之一,赛场上每个人都被允许玩球,也都能玩到球,每个人都需要攻守兼备;而美式橄榄球场上仅有特定的几个位置可以主动接球,其他人都只是负责掩护和策应,进攻队员只负责进攻,防守时再换一队人,每个人在场上的存在感当然不同。
“她”在中国的现状
中国7人制橄榄球队在奥运会的刺激下应运而生。目前中国7人制橄榄球男队的最好成绩是2006年多哈亚运会的季军,女队曾获2014年仁川亚运会冠军。尽管战绩看上去很美,但奥运前景仍不容乐观。从技术的角度而言,15人制是英式橄榄球的基础,国外的所有运动员都是先从学习15人制开始,逐渐分流。若不以15人制为基础,7人制便是空中楼阁,而15人制自上世纪90年代从北京农业大学(现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大学队的组建开始进入中国,直到本世纪,她也没能迎来发展的春天。更遗憾和令人担心的是,国内的15人制橄榄球专业运动队只剩下解放军队一支仍在苦苦支撑,根本无力承担向7人制橄榄球专业运动队输送人才的重任,所以7人制运动员多是从田径等项目转来。
让“她”有名,困难重重
英式橄榄球在国内的推广受到了多方面的阻力,这是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就项目本身而言,谈及橄榄球,人们便在脑海中形成了“着一袭盔甲的一群壮汉围着一个球撞来撞去、暴力相向”的画面。显然,橄榄球在崇尚中庸之道的中国人心中的形象是粗鲁的,是与华夏文化底蕴向背(相悖?)的,尽管这并不是这项运动的本来面目。除了项目给人的刻板而片面的印象阻碍了其传播,另一方面,此运动激烈程度之巨,对参与者身体素质要求极高,上下半场各7分钟的比赛被形容为一直在进行的400米田径赛,一般人根本无法完成比赛,这也是它难以在流行着广场舞的中国群众体育中普及的重要原因。
客观上,中国体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支持在项目推广上的重要性,政府或因为奥运,亚运,全运准备周期的考虑对青少年的培养支持有限,而媒体宣传力度不高,也同时导致了项目推广、运动员培养、赛事举办等都面临窘境。
众里寻“方”千百度
怀着对英式橄榄球项目的热爱,不光是自由马,其实国内很多自发的橄榄球俱乐部进行了无数次尝试,希望能让这个让人为之疯狂的项目为更多人所知所喜欢。
高校往往是新事物的传播入口和接受者。就英式橄榄球的推广而言,从高校入手,通过高校联赛对项目进行推广,似乎是个良方,但目前大体协几乎无所作为,只是每年举办一次高校7人制锦标赛而已。在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橄榄球运动发展得如火如荼,甚至在2015年英格兰世界杯上战胜了两届世界冠军南非队,轰动世界体坛。中国是否可以借鉴其发展模式?
日本橄榄球拥有世界比较先进的体制,在人们对橄榄球的印象是强烈的对抗,需要靠肌肉、强健体格去赢得比赛的同时,在身体素质方面处于绝对劣势的日本人,能将日本橄榄球职业联赛发展成世界第五大联赛绝非一日之功。
但是日本与中国的诸多差异也是在学习借鉴其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方面是发展历史的差异。日本自1899年开始发展橄榄球,中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引进,还不到30年,时间较短,而橄榄球是一项很讲究底蕴的运动。另一方面,日本在某些方面和程度上相对开放,中日在对西方价值的认可度层面上是有巨大区别的。三十年前,日本橄协便为橄榄球先进国家的中学生提供奖学金,吸引他们留在日本读书、打球,娶妻生子,为日本橄榄球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日本的橄协还是足协,都制定了五十年以上的长期发展战略,我们在这方面落后的更多。
流行,要从“娃娃”抓起
踏破铁鞋无觅处?凭借十余年来从事橄榄球运动的经历和项目经验,自由马俱乐部认为英式橄榄球在中国的推广还应该“从娃娃抓起”,自由马在历经21年的自给自足,自娱自乐(会员自己投入,参加比赛)到三年前因为橄榄球进入奥运会项目才想到正本清源,他们发现自己老了,不能在为国家效力了,可是国家在整个项目的战略上,尤其是无暇顾及青少年层面,自由马便以青少年培训为切入点,希望为这个项目在国内的推广和普及,以及为国家,为省市的专业橄榄球人才培养基础的人才储备。
不了解橄榄球运动的人,往往给它贴上“暴力”、“粗鲁”、“危险”等负面标签。实际上,英式橄榄球所呈现的精神价值诸如正直、团结、守纪、尊重是非常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