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是理工类院校的一名大学生,毕业后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对公司的待遇和福利都感到非常满意。于是他非常勤奋努力,希望得到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认可。比如,公司里每次开会,他为了引起领导的注意,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个人见解;在讨论活动方案的时候,也尽量请缨担任重要的工作任务。可是,在工作过程中,他逐渐觉得力不从心:在完成工作任务时,他总是希望劝说同事按照他的方案进行,但同事与他的思路总是相左;在拜访客户时,经常会遇见很多让他措手不及的状况;在与公司其他部门产生工作关系时,他并不能很好地调动资源;同时经理经常会安排一些应酬,他酒量不好,也不喜欢这种场合,不太愿意参与。最后,他逐渐发现,自己的销售业绩不仅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连公司分配的业绩额也完成不了,同事和领导也逐渐疏远了他。他感觉自己的付出和获得不能成正比,也很担心自己的将来,因此变得非常焦虑,不久就产生了抑郁的感觉,最后陷入,了恶性循环,对工作和生活都失去了信心。
从学生到职场人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需要个体不断发展自我,以适应新的职场环境。小明虽然有着积极主动的主观意愿,但是在职场文化的适应性上明显有需要改进之处。
首先,进入职场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是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应该在拜访客户之前了解客户的需求,分析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做好应对方案,在过程中积累经验,得到提高。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饭桌文化”等职场需求,在不违背重要原则的情况下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领导分配的工作任务,软性环境的营造对提高职场礼仪和人际资源是大有裨益的。
再次,作为进入职场的新人,不仅仅需要个人的主动,更需要适度的谦虚,要认真向领导和老同事学习,在工作中从基础做起,甘于做小事,并在做小事中学习如何调动资源,以使自身的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任何职场新人都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是一定可以顺利适应职场、作出一番作为的。